
老街道變成“樣板間”
▲煥新后的228街坊。(受訪者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琳
生活在上海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的居民沒有想到,昔日扎堆簡陋的“兩萬戶”,有一天能夠成為上海的新晉網紅打卡點、公共服務匯聚地、潮流生活風向標。
走進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的工人新村展示館,歷史的一幕幕在眼前交織?!皟扇f戶”,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海為了解決工人住房困難而建造的工人新村,承載著一代人的奮斗和記憶。歷史浪潮下,“兩萬戶”隨著上海產業經濟的升級變遷而起起落落。如今蝶變歸來,228街坊成為從歷史中走來的“人民城市樣板間”,紅頂粉墻下的一塊塊磚瓦,蘊藏歷史、展示現在、預見未來。
“楊浦新天地”——在228街坊工人新村展示館門口,一位參觀者在留言板上寫下這樣的感慨。
楊浦是我國近代工業的重要起源地,曾經機器轟鳴,聚集著為數眾多的鋼鐵、紡織、化工企業。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崛起了大片工人新村住宅。隨著上海產業結構調整,楊浦區大量工廠走入歷史。與之相伴的,產業轉移后,一條條陳舊的街道與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形成了巨大反差,成了城市中“被遺忘的角落”。
不便與困窘日益凸顯,“白蟻、老鼠經?!蹠?,飯都吃不下?!笔忻窬哟河⒄f。2016年,228街坊被列為上海市城市更新項目,300多戶居民有望徹底告別共用廚房、衛生間的日子。
僅用106天,通過三個100%征收成功,上海成片的“兩萬戶”畫上句號。經過幾次規劃調整,228街坊中“兩萬戶”標志性的紅頂粉墻的歷史風貌與空間特色被充分保留,中間是一個約3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嶄新建筑里布局了公共服務、社區商業、人才公寓、健身娛樂等“五宜”功能,能夠服務周邊10萬人群。
2023年初,項目初步竣工后,長白新村街道向周邊社區居民發放了1300份調查問卷,聽取居民建議,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基礎上,社區食堂、凈菜超市、平價健身、公共綠地都成了居民選答的高頻詞。
最終,在各方努力下,居民的關切得以落地變為現實。228街坊在保留城市肌理、留住“鄉愁”的同時,為周邊居民引入普惠民生功能,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補足歷史短板,實現了“重現風貌、重塑功能、重賦價值”的目標。
長白新村街道路二居民區(原228街坊所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芳介紹,作為上海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項目,228街坊以功能置換、保留保護的有機更新模式,向“人民城市樣板間”出發。
如今走進228街坊,能夠感受到這個網紅打卡點和其他商業綜合體的顯著不同:
年輕人一邊City Walk,一邊手持各種設備拍攝Vlog。在這里可以打卡小紅書上熱度頗高的麥乳精澳白咖啡,也能品嘗到各種網紅美食;到了夜里,西餐廳、酒吧、日料店里顧客很多,人才公寓的白領們聚在一起放松身心。
而白天,在中央綠地周圍,前來休憩放松的居民絡繹不絕,老人三五結伴,孩子們撒歡奔跑。旁邊的睦鄰小廚熊貓飯堂,每天提供100個菜品供市民選擇,80%菜品價格在6元至15元之間。熊貓飯堂相關負責人張偉說,雖然價格不高,但社區的食堂在保持品質的前提下還能微利,未來更可持續。
“外面看著很熱鬧,里面的機制更重要?!遍L白新村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說,228街坊的經驗在于,讓多元利益主體共同參與治理運營,走出一條“商業+公益”的新路子。
因為開放時間限制,一些社區健身房在工作日基本沒人光顧。而228街坊的社區運動健身中心開放到晚上10點,月卡價格99元。白天,銀發族在跑步機上健走;晚上,白領們在這里集體“卷身材”。
把有限的政府資金用在刀刃上,選擇有生命力的業態和高標準的經營主體,結合公益服務內容,形成良性互動?!敖ㄔO一個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遍L白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孫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