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15日電(史依靈)9月14日,正值全國科普日之際,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學者們“擺攤”上海自然博物館,在特別設立的“科普集市”上,不僅匯聚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實驗室與實驗平臺的頂尖科技成果,更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展示與互動體驗,讓高深莫測的科技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觸手可及。
“科普集市”展示了AI技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新華網史依靈 攝
“科普集市”聚焦AI技術在生物醫藥、醫療、農業、教育以及未來腦科學和量子計算等多個領域的應用,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案例和現場互動,向公眾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動科學研究的邊界。當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能源互聯網科普教育基地的師生們還帶來了《磁石村記:混沌之亂》磁流體與電磁力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他們將磁流體科學實驗與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大禹治水和儺戲相結合,引領觀眾探索磁流體的奇妙,感受電與磁的魅力。
《磁石村記:混沌之亂》磁流體與電磁力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新華網史依靈 攝
這一活動也是上??萍拣^與上海交通大學攜手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舉辦的“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全國科普日專場活動之一。系列活動融合了專家報告、科普集市、實驗科普秀及科普研討會等多元化形式,為公眾帶來了一場知識與啟迪并重的“科普大餐”。
人工智能與數學有什么關系?人工智能如何起源與發展?奧運冠軍可以“復制”嗎?……當日,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數學科學學院講席教授金石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嚴駿馳分別從自己的專業入手,分享了對于時下最熱門的AI學科的理解。金石以題為《數學和人工智能》作主旨報告,深入探討了數學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數學工具解決人工智能中的復雜問題,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理解數學與人工智能之間的緊密聯系。嚴駿馳分享了《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的報告,他剖析了量子計算與人工智能兩大前沿科技領域的交匯點,展現了兩者融合所帶來的巨大潛力與挑戰。他提到,量子計算以其獨特的并行處理能力和指數級增長的計算能力,為解決人工智能領域中的高復雜度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機器學習、優化算法、以及模擬量子系統等方面。
上??萍拣^館長倪閩景領銜“館長有約”環節,匯聚數學家金石、人工智能專家嚴駿馳、上海市特級校長李嘯瑜等多領域巨擘,以“從科學知識到科學素養”為主題,跨界暢談,智慧交融,分享從知識探索到教育創新的寶貴經驗與前瞻思考。值得一提的是,該環節還特別邀請到全國政協委員、女子10米氣手槍奧運冠軍陶璐娜參與對談,她通過視頻分享了關于激光射擊課程在校園推廣的獨到見解,以及她對體育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的深刻思考。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科創校長空間站“首席顧問”聘任儀式。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蔣興浩、上海市科協副主席倪前龍為金石教授、嚴駿馳教授、李嘯瑜校長頒發聘書。奧運冠軍陶璐娜也加入了“首席顧問”行列。不同領域專家的加入將為科創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支撐。
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上海交大和上??萍拣^則將此主題引申為“從科學知識到科學素養”。本次活動通過專家報告、科普集市、實驗科普秀及科普研討會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公眾科普科技熱點、推介專業巨擘,力求將“科普”工作做實做深。未來,上海交通大學和上??萍拣^將繼續深化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形式,共同搭建起更加廣闊的科普平臺,讓科技成果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惠及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協指導,上??萍拣^、上海交通大學、上??破战逃l展基金會、上海市科創教育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組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委員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