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臨床上,瞼腺炎(俗稱麥粒腫)和瞼板腺囊腫(又稱霰粒腫)的混淆一直存在。
一、麥粒腫和霰粒腫一定要區分嗎?
麥粒腫與霰粒腫都是發生于眼瞼的“疙瘩”。麥粒腫和霰粒腫主要累及眼瞼的Moll腺(變態汗腺)、Zeis腺(變態皮脂腺)和Meibomian腺(瞼板腺)。
麥粒腫是化膿性細菌侵入眼瞼腺體(Meibomian腺、Zeis腺、Moll腺)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炎癥;侵及Zeis腺及Moll腺為外麥粒腫,侵及Meibomian腺為內麥粒腫。霰粒腫則多因瞼板腺脂質成分改變(可能與激素、飲食等因素相關)導致油脂排出困難進而在瞼板腺(有時也會累及Zeis腺)內潴留引起,是瞼板腺的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由于麥粒腫與霰粒腫炎癥性質完全不同,所以對應的處理方法也不同。眼瞼的靜脈因無靜脈瓣,這些部位的病灶如果處理不當(特別是感染性病灶如麥粒腫),可能導致炎癥伴隨靜脈回流累及顱內,危及生命。
因此,正確區分麥粒腫和霰粒腫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區分麥粒腫和霰粒腫?
分享給大家一個簡單又科學的區分方法解析。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漢字除了作為“記號”的作用,其演化及釋義更賦予了特定的本質及內涵。
那么,怎么對麥粒腫和霰粒腫進行“名場面”解析呢?下面為大家介紹。
麥
義:在古代,“麥”來源于“來”,因相傳小麥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作物,而是從西域“來到”中原,故有“外來”之意,即對應了麥粒腫是由化膿性細菌侵入人體(而非人體自身組織病變)引起的疾??;
形:外形像麥粒;
特點:諺語云“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到,氣溫回升,麥粒逐漸飽滿,這時人們常食苦菜等來治療熱癥。麥粒腫與麥粒成熟時節氣候變暖、身體“上火”中的“熱”呼應,對應了麥粒腫急性炎癥的典型特征:紅、腫、熱、痛。
霰
義:古書記載,“霰,雪之未成花者,今俗謂之米粒雪,雨水初凍結成者也?!焙唵卫斫?,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不能擴散和蒸發,而凝華成的小冰粒,一般在下雪時或下雪前出現,即對應了霰粒腫多因瞼板腺油脂排出困難引起;
形:像圓潤的霰外形,沒有類似麥粒尖尖的頂部;
特點:與霰形成過程對應,具有“冷”病灶特點,即瞼板腺的慢性肉芽腫性炎癥,可以出現充血或局部隆起的表現,但不會像麥粒腫一樣出現熱和痛的急性炎癥特征。
因此,通過解析麥粒腫名字中的“麥”字與霰粒腫的“霰”字,把麥粒腫與“熱”聯系起來,霰粒腫與“冷”對應起來,是不是通過這樣的“名場面”解析,既能很容易記住麥粒腫與霰粒腫的疾病特點,又非常容易把麥粒腫與霰粒腫區分開呢?
三、麥粒腫與霰粒腫的治療有何不同?
1.麥粒腫
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麥粒腫加重、擴散和復發。
發病早期局部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感染控制不良,需聯合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并密切監測體溫。
物理治療:針對麥粒腫急性炎癥特點,腫痛明顯時可適當冷敷緩解疼痛、使炎癥局限;5~10分鐘/次,每天可多次。待急性炎癥表現消失后,改為熱敷促進病灶吸收、消退。
膿腫形成前忌擠壓,防止感染擴散或向顱內蔓延(通過眼瞼靜脈回流進入海綿竇)。膿腫形成后大部分可自行破潰,如未破潰,可在波動感形成后切開排膿。
2.霰粒腫
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霰粒腫繼發感染;
早期熱敷,軟化病灶,促進吸收;
對物理治療無效,影響美觀和視力的病灶,可給予手術切除;
尤其對反復復發的老年患者,應切取標本進行病理檢查,排除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