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滿團圓是月亮自然美的核心與根本,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大團圓的結局、大團圓的意象、大團圓的人生理想,成為中國文化的情結。月圓滿與人團圓天人合一,是古人祈求家庭幸福美滿的生動寫照。人們對月圓的盼望和對親人團圓的祈愿一脈相承,一以貫之。這便是中秋節的主題,我們為此而過節。 |
中秋節是濃縮了幾千年儒家文化現代非物資遺產的活化石,它以獨特的血親團圓為基礎,將民族團結和國家一統融合于儒家“團圓文化”之中,造就了東方式的、強大的“思親”、“思鄉”文化流。我們不能只是在將失去民族文化陷入市場危機之時,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焦慮和憂傷。 |
年輕一代對假期的熱衷程度要遠大于節日本身;人們吃的不是月餅,是包裝;吃的不買,買的不吃,送月餅成了中秋主打活動。消費心態抵消了情感體驗,商業氣息代替了本來應該在節日中彌漫的濃濃情誼,傳統中的夕月、團圓色彩,已被割裂得支離破碎。 |
 |
傳統節日對于一個民族的深刻意義不容忽視,它是人們情感的認同、溝通和凝聚。我們需要振興我們傳統節日,更需要對其包含的文化價值進行發掘、轉化,汲取傳統節日的精華并增添新的時代元素,適應現代人的心理習慣,使傳統節日煥發生機和活力、喚醒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
|
|
|
|
 |
擴展閱讀 |
 |
 |
話中音 |
 |
 |
互動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