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道路改建等市政建設項目也不斷增多。但是,市政建設缺乏明確的規定和標準,沒有科學和民主的論證程序,項目的上馬和資金的使用又沒有當地人大的授權,這一類工程也就成了兒戲,被相關行政部門玩弄于股掌之中。 |
這樣的“折騰式”決策,過程不透明,理由不過硬,干部不理解,群眾不支持??墒?,它居然能夠出臺,并得以施行,這就不得不讓人反思現有決策機制的問題了?!芭哪X袋決策”之所以不能杜絕,原因在于有的決策者“腦袋”里面并沒有“裝著”公眾。 |
城市高速發展,建設者要拋棄“拍腦袋”的決策模式。不僅要建立、完善科學民主的決策制度,更要用問責制來監管。有了問責制度,才能約束權力,才能規范決策。面對輿論監督,地方政府應把輿論的質疑當回事、并就質疑給輿論一個完全交待。 |
 |
防止“決策浪費”,要避免權力越位與長官意志,除了對“拍腦袋”浪費公帑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外,還得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使城市規劃科學化、程序化。不僅要讓專家發揮最大的作用,發揮審計監督部門的把關作用,也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批評權和建議權。
|
|
|
|
 |
擴展閱讀 |
 |
 |
話中音 |
 |
 |
互動區 |
 |
|